同筑云BIM之进度管理![]() 再不点蓝字关注,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BIM4D管理目标 ![]() BIM4D基于BIM模型和移动互联应用,向用户展示包括进度状态、进度产值百分比、施工部位、纠偏措施是否有效等信息。 通过BIM4D管控真正实现进度协同管理,实施者能够便捷采集和上报进度数据,管理者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决策。 BIM4D进度管理实施原则
工作分解结构(Work Breakdown Structure,简称WBS)是一种高效的项目管理工具,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,是编制进度计划、配置资源、成本预算等的重要基础。 WBS的基本原则就是将原本复杂的工作逐级分解为较小的、易于管理的组成部分。 举个栗子 如何将一头大象放进冰箱? 目标很明确,那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? 首先,我们将这个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的小任务: 第一步,打开冰箱; 第二步:放进大象; 第三步,关上冰箱。 编制WBS,即将工程项目按照阶段可交付成果,按照一定的原则逐层分解工序,直至无法再分解。 ![]()
PDCA循环,又称戴明环,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,其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,八个步骤。 四个阶段即计划(plan)、执行(do)、检查(check)、处置(act)。 八个步骤为: (1)认清问题; (2)定目标,分析问题; (3)寻求方案; (4)制定对策; (5)实施对策; (6)评估效果; (7)总结经验; (8)处理遗留问题,进入下一个循环。 PDCA循环也适用于工程项目管理。 P计划,制定工程目标计划(如进度、成本、资源等计划)。 D执行,采取相应组织措施,执行目标和计划。 C检查,检查目标与计划是否达到预期。 A处置,根据检查结果,采取相应措施。 利用PDCA循环法,工程项目管理将变得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。 ![]() BIM4D进度管理流程 ![]() BIM4D进度管理应用场景
传统进度管理模式下,总工编制总进度计划,现场经理进行详细进度计划的编制。总工和现场经理无法及时了解场情况,导致进度计划经常与实际脱节。 通过平台进度计划编制功能,总工能依据标准的WBS制定总计划,防止与现场脱节。计划可与BIM模型、资源进行挂接,生成进度任务、产值、资源统计以及施工三维可视化模拟等信息,再辅以关键路径,帮助现场经理及时调整不合理之处。 经过多次调整,最终能得到一份契合现场需求,能真正服务于现场的进度计划。
进度的实时精确反馈是传统管理模式的一大难题,难进行的原因有二:一是现场条件所限,无法及时采集并上传;二是现场施工人员工作拖延。 平台针对这两大难点,网页端与手机端双管齐下,帮助现场采集者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及时采录信息。 而类似微信的视频、语音、图片等采录方式,不但能减轻采集人员的工作量,还能形成记录留存,便于日后追溯。从此进度实时追踪不再是负担。 ![]() 进度任务详情 ![]() 进度任务追踪
以往由于进度制作不准确,又未能实时统计进度情况,导致实际进度远远慢于计划进度,严重影响工期,增加施工成本。 平台通过基于BIM的契合实际的进度计划、实时进度反馈,再加上平台的自动汇总统计功能,帮助管理人员对进度进行有效把控,一旦出现偏差,立即进行进度纠偏,避免出现更严重的进度延误现象,节约工期,降低成本。
传统的进度管理模式下,管理人员难以及时获取准确的进度信息,无法对进度进行有效调配。 基于管理人员的需求,平台通过基于BIM的形象进度查询、计划与实际进度的偏差对比、产值以及任务完成情况统计、计划/实际资源使用情况统计、计划与实际的三维对比模拟等功能辅助管理人员全面的、及时的、有效把控工程进度,扫除进度管理中的盲点。 形象进度 ![]() 快速定位任务项 ![]() 时间过滤 ![]() 任务提示 ![]() 进度统计 BIM4D进度管理优势 基于BIM模型搜集进度数据,通过平台分析数据,让数据有效服务于实际管理,推动传统进度管理模式向数字化、可视化的新型模式转变,提高进度管理的效率; 通过移动协同,实现信息互联互通,解决传统进度管理缺乏灵活性、项目参与方组织协调困难等问题,提高跨部门协作效率; 提前制定追踪制度,使得进度管理工程能够有组织、有序并有效地进行; 通过进度管控,平台可以实现进度计划的追溯,帮助业主加强对项目的管控,最终实现工程的精细化动态管理。 |